資料圖
  作為媒體從業者,經常會遇建築設計到這樣一種狀況:你對一個選題非常感興趣,但因選題屬性與報紙定位不符,選題在所供職的單位並不能通過。
  今後再也不必為這種狀況擔憂了:你可以將你的想法上載到眾籌網,由“眾籌網”上對這個選題同樣感興趣的讀者為你“系統傢俱眾人拾柴”,為你籌得基本的差旅經費,你就可以順利完成你想做的選題啦。
  “新聞眾G2000籌”的國內首秀
  據媒體報道,11月28日,“眾籌網”正式發佈“新聞眾籌”平臺,為各類媒體的當鋪娛樂、時尚、汽車、體育、房產、互聯網等內容題材提供公眾預籌資服務,成為國內第一家試水新聞眾籌的網站。
  “眾籌”(Crowdfu禮服nding),顧名思義,是指在互聯網上面向大眾籌集資金,以幫助籌款人完成某個有特定意義的項目。“眾籌”這一概念於2006年由美國互聯網雜誌《連線》率先提出,其後,一批受到投資人和公眾追捧的眾籌網站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公眾視野。在這些網站上,用戶可以發佈自己的眾籌項目,並接受公眾額度不等的“資助”,而網站可以從各項目所籌金額中提取管理費作為收入。2009年誕生的Kickstarter現已是風靡美國。在中國,最近兩年也出現了幾家按照這個模式運營的網站,著名的有“中國夢網”、“眾籌網”、“點名時間”等。
  “眾籌”這一概念真正波及到新聞行業,是2008年新聞眾籌網站“Spot.us”的上線。“新聞眾籌”,即為新聞而進行眾籌。媒體記者或是自媒體人可以在眾籌網發起新聞報道計劃,並籌集資金,如果在設定的時間內,資助款達到預期數額,這筆錢將用於資助媒體人開展報道或是調查。
  實驗性的新聞作業
  五年間,Spot.us發展得已經日趨成熟,“新聞眾籌”今冬的國內首秀則是姍姍來遲。對於“新聞眾籌”平臺的上線,相當部分的媒體人表示出極大熱情,不少曾經他們想做卻因為資金短缺沒能做的選題再度被提上議事日程。
  從“眾籌網”網站頁面,檢索“資訊”可以看到,已經籌款成功的有《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侯繼勇發起的《成都創業者生存環境調查》、《21世紀商業評論》記者羅東發起的《杭州:動漫之都的升級與轉型調查》以及自媒體人趙楠發起的《中國比特幣市場調查》等十餘個“新聞眾籌”項目,這三個項目的籌款目標金額分別是3400元、6000元和2000元。
  侯繼勇說,他對這個選題感興趣,但沒能從報社申請到出差採訪的經費,而在眾籌網在96個資助者的合力下,侯繼勇籌到了這個選題的差旅費,能夠將這個選題進行下去。羅東從小就是動漫迷,對中國本土動漫業的困境有頗多關註,但這個選題與他所供職媒體的報道風格並不吻合,“眾籌”讓他另闢蹊徑達成所願。
  眾籌網母公司網信金融CEO盛佳表示,“任何項目,只要找對了結合的點,都可以採用眾籌模式……並不是任何你認為好的選題都可以最後見諸報端,那些未能見諸報端但卻閃爍著創意火花的選題或許能通過眾籌的方式獲得新生。某種意義上,‘新聞眾籌’為那些有想法有追求的媒體人提供一個新的玩法。”
  不能取代傳統新聞操作
  “新聞眾籌”究竟行不行得通?是革命,還是曇花一現?
  “新聞眾籌”作為實驗性的新聞嘗試,值得肯定。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講師、法學博士周如南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眾籌新聞通過“無組織的組織力量”探索新的新聞生產方式和內容,這本質上是一場新聞革命。
  但在實踐中,也要註意“新聞眾籌”中自媒體人的加入,降低了新聞門檻,極易觸及政治紅線。眾籌新聞最大的問題在於,眾籌新聞可能變成迎合資助者的新聞生產方式,而背離了客觀、公正等做新聞的基本要求。此外,“新聞眾籌”還存在著運作模式和合法性邊界尚不清晰、公眾新聞消費習慣尚待改變等問題。一位資深媒體人認為,比較安全的做法還是遠離時政話題,側重專題和歷史開掘。
  僅在“新聞眾籌”平臺上線尚不足一月的時間里,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已悄然發生。12月初,眾籌網上“新聞”這個類目,被謹慎地改為了“資訊”。而在12日交稿前,“資訊”這個類目再度“降級”,被歸檔到了“其他”欄目,靠檢索才能找到“新聞眾籌”項目。
  (原標題:“新聞眾籌”,是革命,還是曇花一現?)
(編輯:SN08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y69qyzrz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